Donate
《大河唱》出席法國康城音樂紀錄電影論壇

從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音樂一直在光影的世界裏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而當電影人們將二者結合起來後,更是讓觀衆有機會用耳朵聽電影,用眼睛看音樂。法國當地時間5月17日下午,由看電影主辦的“中國面對面”系列活動之“音樂紀錄電影的國際傳播論壇”在法國康城國際村中國館舉行。

 

獨立音樂人蘇陽[微博],音樂紀錄電影《大河唱》導演柯永權,法國導演兼作曲家Frédéric Auburtin,丹麥作曲家、聲音設計Kristian Eidnes, 英國紀錄片發行商Modern Films創始人Eve Gabereau,峨影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彭瑾,《大河唱》聲音指導李丹楓,作爲論壇嘉賓出席。同時,著名歌唱藝術家譚晶[微博]也作爲《大河唱》推介人驚喜現身論壇現場。在看電影國際CEO楊瑩的主持下,論壇從多個角度探討了電影中的音樂與音樂中的電影。

 

電影音樂是電影的重要組成元素,蘇陽一直以來以文化歌者的形象爲衆人熟知,作爲《大河唱》的被拍攝者和音樂總監,他對黃河流域土地文化與藝術的思考和探索被悉數紀錄在電影中。丹麥作曲家Kristian Eidnes是著名導演拉斯·馮·提爾御用作曲,參與了《狗鎮》、《黑暗中的舞者》、《女性癮者》等多部作品的音樂與聲音設計。同樣有着雙重職業身份的Frédéric Auburtin,既執導過《巴黎,我愛你》,同時也曾爲自己導演的電影《橋》擔任過作曲,這讓他能從多元的視角去思考電影與音樂的相互作用。

 

論壇中,蘇陽與Kristian Eidnes及Frédéric Auburtin首先從電影音樂創作的角度,與大家分享了他們各自的創作經歷。蘇陽表示這次音樂創作與以往的不同,他需要將電影裏自己原有的音樂感抹去,並根據導演安排的電影主題的情緒去配樂。 Kristian Eidnes則以他自己參與制作的《黑暗中的舞者》作爲案例,與現場觀衆分享了作爲一個專業的電影音樂創作者,要如何與導演溝通設計音樂,配合電影敘事,從而更好地烘托氣氛,推動故事發展。Frédéric Auburtin 也在論壇中談到,一部電影,其音樂的好壞,主要由經濟和時間決定,足夠的時間可以更好的沉澱和孕育創作。

 

相對劇情片而言,紀錄片本身無論在哪個國家和地區都屬於“小衆”影片,因此因地制宜,製作適合的發行計劃便顯得至關重要。Modern Films 創始人 Eve Gabereau曾經在英國發行了《阪本龍一:終曲》、《書緣:紐約公共圖書館》等多部紀錄片佳作,此次論壇中,Eve Gabereau與《大河唱》的出品方代表,峨影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彭瑾兩位產業嘉賓就紀錄電影的發行與傳播做了深入的探討。彭瑾曾經參與制作過《尋羌》等多部紀錄電影,她剖析了目前中國國內紀錄片發行的機遇與困境,儘管近年中國市場上的紀錄片無論是上映影片數量,還是所獲得的票房,都有了顯著增長,但是如何破圈吸引更多更多這依然是紀錄片在發行和營銷中要深入思考的部分。Eve Gabereau表示爲了讓影片有更好的宣傳效果,她們會做一些線下活動來創造話題,引發討論與熱度。比如在發行《阪本龍一:終曲》時,他們就做了一個關於阪本龍一的線下音樂展覽,阪本龍一也有在活動中現場表演。整體來說,紀錄片的發行更強調在觀衆與影片之間創造一個紐帶,讓觀衆有理由最終走進電影院。

 

論壇臨近尾聲,導演柯永權和聲音指導李丹楓共同與觀衆分享了自己對於音樂紀錄電影創作的感受。音樂紀錄電影《大河唱》記錄跟拍了蘇陽和曾影響過他創作的“秦腔、皮影、花兒、陝北說書”四個門類的黃河沿傳統藝人,通過這五個典型的中國人,全景呈現了黃河流域土地與文化,以及背後的時代和共同命運。儘管曾經參與拍攝過多部不同類型的紀錄電影,《大河唱》歷時700多天,跨越70多萬平方公里的拍攝,對柯永權而言是依舊是一次絕無僅有的拍攝經歷。李丹楓則表示在創作過程中與團隊合作很順利,他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讓音樂與聲音融合,從而讓影片中的音樂更爲立體。

 

值得一提的是,歌唱藝術家譚晶也來到現場支持《大河唱》,在她心目中,這部電影對中國民間音樂的傳承與推廣別有意義。法國當地時間5月18日,《大河唱》在法國康城進行市場展映,完整地向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人們呈現了中國傳統民族音樂的魅力。

文章摘自: 新浪娛樂訊

http://ent.sina.com/bg/film/chnfilm/sinacn/2019-05-19/doc-ifzikfzn1691928.shtml